-
中國高新材料技術行業協會怎樣!
中國高新材料技術行業協會 China Hi tech Industry Association(英文縮寫"CHTLA")中國高新材料技術行業協會是旨在促進材料技術行業科學發展,促進新材料行業企事業單位成果轉化為宗旨,以整合科技資源,推進材料行業技術與裝備現代化進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以服務人類健康,引領國際、國內材料行業科技事業發展為奮斗目標。團結和組織行業的領域專家學者,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進我國材料行業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為我國材料行業從業人員提供精準、優質的培訓服務。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存在價值
一、根據國家政策法規制定并監督執行行規行約,規范行業行為,協調同行價格爭議,維護公平競爭。
二、通過調查研究為政府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制定、修訂本行業國家標準,負責本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實施監督。
四、根據政府有關部門的授權和委托,開展行業統計調查工作,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并發布行業信息。
五、根據政府有關部門的授權和委托,對基建、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投資與開發項目進行前期論證。
六、根據政府有關部門的授權和委托,參與質量管理監督工作和資質審查,開展行檢、行評,承擔生產、經營許可證審查,開展行業損害調查工作。
七、組織科技成果鑒定、評獎與推廣應用,開展職稱評定、人才交流、業務培訓,創辦刊物,咨詢服務,組織展銷會、展覽會。
八、組織行業的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負責國際雙邊或多邊各類協議的組織和實施,參加國際同業組織的活動。
九、反映會員要求,協調會員關系,維護會員合法權益。
十、承擔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的其他工作。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活動意義
1、密切結合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建設及相關學科的發展,組織各種學術活動。
2、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加強與國外學術團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聯系和合作。為拓寬學會的活動領域,跟蹤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和加強國際合作,學會與國際學術組織和學術團體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合作:協助組織召開國際會議;交換出版物和技術信息;互派著名學者進行訪問等。迄今為止,學會已與許多國際知名學會和專業學術組織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主要有:美國礦物、材料、工程學會、美國材料信息學會、日本素材學會、印度金屬學會、大韓金屬學會、波蘭金屬學會、俄羅斯科學院、澳大利亞金屬學會等。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參加的主要國際組織有:國際礦物工程學會議國際科學委員會、世界采礦大會國際組委會、材料研究學會、世界鈦大會國際組委會等。
3、接受委托組織編制行業科技發展規劃,進行科技項目論證、科技成果推廣鑒定、技術職務資格評定,負責有色金屬行業科技成果的獎勵工作。
4、開展咨詢服務活動,創辦以咨詢服務為主的科技實體。
5、組織科普活動,普及有色金屬科學知識。
6、進行繼續教育,培養人才,發現并向有關部門推薦人才;表彰和獎勵在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和學會工作中取得優異成就的會員;
7、編輯出版學會刊物、科技書刊、情報資料和科普讀物,傳播有色金屬科技信息。學會的主要刊物有: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稀有金屬(英文版)、礦業研究與開發、有色設備、貴金屬、金屬世界(與中國金屬學會合辦)等。
8、開展軟科學研究,積極向黨、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發展有色金屬工業的建議;
9、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見,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興辦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事業;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職責
主要職責
1、 根據國家政策法規,制定并監督執行行規、行約,規范行業行為,協調同行價格爭議,維護公平競爭
2、 通過調查研究為政府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有關法律法規提出意見和建議;
3、 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制定、修訂本行業國家標準,負責本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實施監督;
4、 根據政府主管部門的授權和委托,開展行業統計調查工作,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并發布行業信息;
5、 根據政府有關部門授權和委托,對基建、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投資與開發項目進行前期論證;
6、 根據政府有關部門授權和委托,開展行業損害調查工作;
7、 組織科技成果鑒定、評獎與推廣應用;開展職稱評定、人才交流、業務培訓;創辦刊物,開展咨詢;組織展銷會、展覽會;
8、 組織行業的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負責國際間雙邊或多邊各類協議的組織和實施,參加國際同業組織的活動;
9、 反映會員要求,協調會員關系,維護其合法權益;
10、承擔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的其他工作。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怎么樣!
1983年3月,國務院決定把有色金屬工業的管理從冶金工業部分劃出來,成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1983年4月4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正式成立。該公司是國務院直接領導下的經濟實體,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產供銷、內外貿統一經營管理,獨立核算,對國家承擔經濟責任,并行使國務院賦予的行政職能,具有法人資格。
-
金銀島石油網站資源挺豐富!
金銀島, 是整合大宗行業資訊,提供投資內參,促成現貨交易,提供網絡融資的大宗產品O2O電子商務平臺。
-
中物院將鈾利用率提高至90%
7月14日從中物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獨家獲悉,該所聚變裂變混合研究中心已初步完成了熱功率為3000兆瓦的Z箍縮聚變—裂變混合反應堆概念設計。作為介于聚變堆和裂變堆之間的一種次臨界核反應堆,它可將目前核燃料資源只能維持100年的狀況延長到數千年。
聚變—裂變反應堆構想由中物院彭先覺院士于2009年在我國提出,2012年1月起中物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承擔該項目論證科研計劃。在近3年設計論證中,團隊創新性地提出Z箍縮驅動聚變—裂變混合能源堆方案。
按照方案,Z箍縮聚變—裂變混合堆主體部分由Z箍縮聚變堆芯、裂變包層、產氚包層和燃料循環系統等組成。在聚變堆芯中,重頻驅動器輸出的60兆安超強電流,產生的強大洛侖茲力引起箍縮效應,創造受控熱核聚變所需的超高溫、超高密度狀態,用以加熱并壓縮含氘氚燃料的聚變靶丸,并使其發生可控的熱核聚變反應,輸出大量高能聚變中子;在高能聚變中子作用下,包裹在聚變堆芯周圍的鈾—238發生裂變反應,產生穩定、可控地輸出巨大能量;裂變包層泄漏中子用于產氚,在燃料循環系統中實現氚的“自持”循環。
該所聚變裂變混合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Z箍縮聚變—裂變混合堆可在同等產能規模下大幅降低聚變功率、材料耐輻照及氚資源消耗等要求,實現燒貧鈾或乏燃料并兼顧次錒系核素嬗變,將鈾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此外,裂變燃料循環工藝流程簡單,卸出燃料經過裂變氣去除處理即可使燃料再生,實現燃料的閉合循環利用,不產生傳統意義上的乏燃料,環境排放低,同時也有利于防核擴散;包層采用深次臨界和良好的傳熱設計,臨界安全和余熱安全性能突出。